《重慶市九龍坡區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方案》政策解讀
日前,區政府辦公室印發《重慶市九龍坡區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現將有關情況解讀如下。
一、劃分背景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慶市噪聲污染防治辦法》,提高噪聲污染防治措施的可操作性,改善全區聲環境質量,進一步保障居民生活、學習和工作等場所的安靜,根據九龍坡區聲環境管理工作實際,由區生態環境局牽頭編制《重慶市九龍坡區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二、基本術語
(一)噪聲敏感建筑物
指用于居住、科學研究、醫療衛生、文化教育、機關團體辦公、社會福利等需要保持安靜的建筑物。
(二)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
以用于居住、科學研究、醫療衛生、文化教育、機關團體辦公、社會福利等需要保持安靜的建筑物為主的區域。
根據管理需要,可以將受建筑施工噪聲影響較大的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邊界線外一定距離內的區域劃定為噪聲敏感建筑物臨時擴展區,按照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管理。
三、主要內容
《方案》由六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總則
明確《方案》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劃分依據、適用范圍。
第二部分:劃分方法
包含基本術語、劃分步驟、劃分原則、劃分技術要求。
第三部分:劃分結果
(一)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
本次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范圍為九龍坡區建成區,不含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直管園,包含渝州路街道、石橋鋪街道、二郎街道、楊家坪街道、黃桷坪街道、謝家灣街道、石坪橋街道、中梁山街道、九龍街道、華巖鎮、陶家鎮、西彭鎮、銅罐驛鎮。本次九龍坡區共劃定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111個,面積32.34平方公里,占九龍坡區全域面積的13.90%、占九龍坡區聲功能區劃面積的32.97%。
(二)噪聲敏感建筑物臨時擴展區
根據各鎮街提供數據,確定噪聲敏感建筑物臨時擴展區清單,共計16個噪聲敏感建筑物臨時擴展區。
第四部分:實施、監督和管理
從強化管理規定、強化統籌調度、加強宣傳教育等3個方面提出工作要求,明確管理規定和監督管理。
第五部分:附則
(一)本《方案》由九龍坡區人民政府批準實施,原則上5年調整一次;嚴格修改程序,確因建筑物屬性、用地性質發生實際變化,可實施動態修編。
(二)本《方案》未盡事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等相關規定執行。
(三)本《方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第六部分:附圖與附表
四、政策問答
(一)“噪聲敏感建筑物”與“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是什么?
答:噪聲敏感建筑物,是指用于居住、科學研究、醫療衛生、文化教育、機關團體辦公、社會福利等需要保持安靜的建筑物。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是指以用于居住、科學研究、醫療衛生、文化教育、機關團體辦公、社會福利等需要保持安靜的建筑物為主的區域。
(二)噪聲敏感建筑物臨時擴展區是什么?
答: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周邊直線200米范圍內,或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優化確定的范圍內,如存在一定規模的建筑施工工地,則該范圍自動劃為噪聲敏感建筑物臨時擴展區,并按照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有關要求進行管理。
(三)《重慶市九龍坡區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方案》的劃分目的是什么?
答:劃分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是有效控制噪聲污染,改善全區聲環境質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場所安靜的重要手段。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后將進一步提高噪聲污染防治措施的可操作性,加快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噪聲污染問題,提高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聲環境質量,推動全區聲環境質量改善,提升群眾滿意度。
(四)《重慶市九龍坡區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劃分方案》具體劃分了哪些區域?
答:九龍坡區建成區范圍,主要涉及渝州路街道、石橋鋪街道、二郎街道、楊家坪街道、黃桷坪街道、謝家灣街道、石坪橋街道、中梁山街道、九龍街道、華巖鎮、陶家鎮、西彭鎮、銅罐驛鎮;不含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直管園范圍。
(五)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和聲環境功能區的差異是什么?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國家聲環境質量標準和國土空間規劃以及用地現狀,劃定本行政區域各類聲環境質量標準的適用區域;將以用于居住、科學研究、醫療衛生、文化教育、機關團體辦公、社會福利等的建筑物為主的區域,劃定為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加強噪聲污染防治。”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是區域規劃調整、引導產業布局和用地結構優化的科學依據,也是強化噪聲源監督管理和環境執法的重要手段。而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是以用于居住、科學研究、醫療衛生、文化教育、機關團體辦公、社會福利等的建筑物為主的區域,是為了加強該區域噪聲污染防治,保障居民的安靜生活環境。












